比特派官网下载链接安装|碳排放量
CEADs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
CEADs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页
最新发布
团队成员
会议
研究进展
数据
CEADs核算数据
国家级清单
省级清单
城市级清单
县级清单
工业过程
全球国家清单
排放因子
投入产出表
COVID-19
实时碳数据
CEADs合作数据
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
全球基础设施排放数据库GID
我的账户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
中国及全球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多尺度能源、排放及社会经济清单。
数据下载
关于我们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是由清华大学关大博教授团队于2016年创建,多年来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英国研究理事会等相关机构的支持,致力于构建可交叉验证的多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编制涵盖中国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碳核算清单,打造国家、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多尺度统一、全口径、可验证的高空间精度、分社会经济部门、分能源品种品质的精细化碳核算数据平台。
关大博
刘 竹
单钰理
最近发布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2
全球全域近实时投入产出表(EMERGING Model)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1》
2015年中国309个地级城市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2014-2019年中国及各省排放、能源清单
2000-2018年全球炼油碳排放清单
2005-2019年俄罗斯国家及其82个联邦碳核算清单
基金支持
感谢以下机构的支持和赞助。
Copyright © CEADs团队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151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0198号
免责声明
隐私条款
碳排放量_百度百科
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碳排放量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温室气体排放量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比如一家超市货架上的某只箱子来自某一特定的装瓶厂,而其旁边的另一只箱子则来自数百公里以外的工厂,并且这两只箱子是通过不同的物流公司运输的,那么它们的碳排放量就具有很大的不同。 [5]2018年,中国的总碳排放量约为10,313,460千吨,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而世界总碳排放量约为34,041,046千吨。 [2] 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约为7.4吨,而世界人均碳排放量约为4.5吨。 [3]中国计划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提出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欧盟提交了《欧洲气候法》,旨在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2050年成为首个“气候中性”大陆。 [4]中文名碳排放量别 名碳排量特 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适用范围全球目录1排放状况2计算方法3低碳生活4评价5专家建议6中国减排▪减排背景▪注册系统▪加州模式▪商业模式▪减排目标排放状况播报编辑历史背景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的95%。1950年-2000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量也占到全球的77%。1904年-2004年的100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8%。水泥行业是所有制造业中能源和碳密集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类活动总碳排放量的8%左右。 [10]世界总量趋势世界总碳排放量趋势 [6]世界人均趋势世界人均碳排放量趋势 [7]各国总量现状世界各国总碳排放量情况 [2]各国人均现状世界各国人均碳排放量情况 [3]中国总量趋势中国总碳排放量趋势 [8]中国人均趋势中国人均碳排放量趋势 [9]计算方法播报编辑家庭碳排放如何计算: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也就是说,用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公斤二氧化碳。家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天然气使用度数乘以0.19。家用自来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自来水使用度数乘以0.91。出行时,如果开小轿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油耗数乘以2.7。低碳生活播报编辑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节水、节电、节油、节气,是国家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地球最大危机之一,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通常被认为是地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低碳生活”正在悄然兴起:少开私家车、坚持爬楼梯、不用电脑时选择关机等,人们可以用各种办法减少碳排放。生活中,一方面要鼓励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碳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种树就是“碳中和”的一种方式,需种植的树木数(棵)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除以18.3。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的专家提出了“低碳生活”的建议:衣,随季节更替,穿着适宜的应季服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选择环保面料并减少洗涤、选择手洗、减少服装的购买。食,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健康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地球。住,居住面积不必求大,理智选择适合户型。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行,选择合适的汽车车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环利用、每间房只装节能灯、不吃口香糖、使用时尚的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既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使用洗衣机时,同样长的洗涤周期,“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至7倍,“标准洗”更省电;如果每个汽车司机都注意给轮胎及时适当充气,车辆能效就能提高6%,每辆车每年就可以减少9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公斤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公斤碳粉尘、0.997公斤二氧化碳、0.03公斤二氧化硫、0.015公斤氮氧化物。为此可推算出以下公式:节约1度电=减排0.997公斤“二氧化碳”;节约1公斤标准煤=减排2.493公斤“二氧化碳”。(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公斤标准煤,而1千克=0.7143公斤标准煤。)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碳足迹”的基本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电度数×0.785;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油耗公升数×2.3(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275;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到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公里数-200);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139。评价播报编辑中国2009年9月14日,中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韩文秀局长在德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的关于绿色经济的一个讨论会上,对欧美等国的碳排放量归属计算标准提出异议,他还呼吁在“国内排放值”和“国民排放值”之间做出一个区分。韩文秀指出,目前算在中国名下的很多碳排放量其实来自在中国设厂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在中国生产,造成了污染,同时把很多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并赚取利润。由它们造成的排放量完全由中国承担是不合适的。韩文秀局长明确表示,中方对“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微妙联系非常担心。韩文秀在会场并没有明确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如何界定“碳(排放量)所有权”归属的问题。专家建议播报编辑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克劳斯·齐默曼教授就此问题回应道,碳排放量的分配权是最棘手的问题。“中国固然可以把问题本身国际化”,他说,但是就像世界各国在资源分配上始终是不均衡的一样,如何在综合考量历史维度、所有权维度后,界定各国合理碳排放量是一个无法由经济学家解决的政治问题。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副所长奥特马·埃登霍夫尔教授则用一则“绿洲故事”的寓言展示了他对发达国家历史排放责任的看法。“在沙漠两个绿洲之间行进着十名旅行者,其中的两人在达到下一个绿洲前就喝掉了团队一半的饮用水。”他笑道,“这时候主要的不是追究被用掉的一半水的分配权,而是剩下那一半的分配权。”埃登霍夫尔教授是伦敦G20峰会报告《实现全球绿色复苏——G20即时行动建议》的撰写者。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不少国家政府把经济复苏和节能减排看做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为此,埃登霍夫尔建议,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等温室碳排放大国致力于发展全球碳交易市场,通过征收“碳税”,发放碳排放权交易许可证等办法,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埃登霍夫尔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现在可再生能源在市场上确实缺乏竞争力”,但政府不应就此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进行补贴,而应注意培养它们的市场竞争力。他表示,只要各国增强中期技术研发投入,改革产业结构,整合环保技术,世界经济在未来10年内就可以因绿色经济的发展增长一到两个百分点。埃登霍夫尔的“碳税”设想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美国国会此前提出的“碳关税”议案。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计划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该议案的实质就是在环保名义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削弱竞争对手。中国减排播报编辑减排背景碳排放量研究阶段 建立中国碳核算系统自1990年代以来,人们对确定和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的兴趣越来越大,以了解其对全球大气的影响,并开始更好地了解不同温室气体的来源及影响。当前的排放是通过诸多方法确定的,包括宏观模型、直接测量、计算和估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增加,对每一种方法的准确性、价值和适用性的了解也在增加。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提供的资料,中国如今是头号碳排放国。中国自然是建立温室气体测量与报告基础设施的下一个中心。显然,中国将大大得益于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以及能源基本自给自足的经济体。成为环境友好技术及政策方面的领跑者,中国必将大有好处。这一现实在中国政府雄心勃勃的节能目标中得到了反映,如果得以贯彻执行,定将成为世界最积极环境政策的一部分。然而,为了实现那些目标,中国需要建立一套量化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此系统必须以增长为导向、透明、精确可靠、符合国际标准,并伴之以第三方认证系统。一个碳与能效在线注册系统,将为中国实现其自身能效目标的努力提供支持,促进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双边合作,支持中国参与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协议。注册系统假如中国能在未来的5至10年里实现其目标,那么注册系统必须立即上线。但是,关于如何实施这一工具、由谁来管理以及采用一套什么样的方法,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最佳测量排放,也许取决于提出这一问题的理由。例如,各国政府可能基于经济方面的假设来制定国家气候变化政策,使用自上而下的评估。地区贸易机制取决于较小地域内特定减排项目有关的彼此无关联的排放活动的精确计算和测量。管理部门希望有评估同类设施绩效的参照数据:例如,比较两家工厂,以了解减排效果。各公司为了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可能想了解来自其所有经营活动的碳足迹,包括任何的相关责任及风险。在中国建立这种网上自愿报告系统,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在过去12年里,越来越多的全球大公司,为了了解它们自身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温室气体核算纳入其标准商业实践。而且,它们期望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客户也这样做。在中国,这方面的努力才刚刚出现,为依靠现有的经验并开始进行强有力的严格核算提供了机遇。加州模式最佳的做法是,采用气候注册组织和加州气候行动注册专案在加州发展的模式,两者共有500个会员,其中包括美国一些最大的排放企业。这一模式建立在《温室气体协议: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通称为“GHG协议”)的基础之上,该协议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共同制定。GHG协议提供了中立的、高水平的核算标准,被公认为是确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国际最佳实践。不同于跟踪某一单位或设施的排放的传统污染控制方法,GHG协议仿效财务核算标准,并根据一家企业所拥有的不同排放源或设施,认定其排放责任。鉴于温室气体的全球性,这种方法认为,每家企业的碳足迹可能来自于该企业可直接或间接控制的诸多活动,包括移动排放源和电力使用,以及发电和重工业生产等活动。GHG协议建立了一套温室气体核算语言,包括划定企业(“实体”)的报告范围和定义报告的内容,其依据是实体的经营控制、财务控制、排放源或每一排放源的股权情况。也许最为重要的是,GHG协议出于核算目的定义了不同的的范围。当考虑一家实体的碳足迹时,可能存在:范围1–直接排放:在实体控制范围之内的排放,来源于静止燃烧、移动燃烧、化学或生产过程,或逸出源(非故意释放)。范围2–间接排放:实体控制之下的耗电量所产生的排放,但发电不是:电力、蒸汽、加热及制冷方面的购买行为。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涉及使用生产的产品、员工通勤、差旅等等所产生的排放。通过把排放划分为不同的范围,一个组织机构就能逐步形成自身的全部碳足迹。范围2中终端用户耗电量带来的每一点排放,也许还被算作发电厂的范围1排放。把排放分成不同的范围,有助于确保不会大范围重复计算排放量。商业模式除了可靠的方法学之外,注册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有一个让企业披露其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强有力的刺激措施,这些数据信息通常没有确定或公开。注册温室气体对企业有利有诸多的理由。首先,通过向注册系统报告,在中国的企业就能够提升和宣传其绿色形象。其次,在增加透明度和执行能源使用内部监测系统的同时,有一些公司能够减少能源成本,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领先一步。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指出,工商业界对加入注册系统的很多担忧是毫无根据的。例如,担心获得准确数据方面的管理成本的企业通常发现,跟踪数据的效益要大于成本。担心不必要地披露其经营信息或相关信息会成为不利因素的企业发现,对于信息披露的担忧往往被夸大了:信息披露让股东对公司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并认为投资风险减小。最后,对那些担心这类数据公开将触犯隐私并为其他要求打开闸门的企业,反而发现与股东合作提供了将来设定有利条件的机会。总之,在中国建立一个通过可测量、一致和可验证的方式量化碳排放的注册系统,是朝着更大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迈出的必要的坚实的第一步,也是气候变化双边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注册系统将使中国摆脱全球最大污染国的负面形象,走向一个负责的、资源节约型的、能源自给自足的国家,成为绿色技术的领跑者。这一发展必定会使中国受益良多。减排目标2014年12月9日,正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轮缔约方会议(COP20)的中国政府代表表示,2016~2020年中国将把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亿吨以下。 [1]中国承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有推算认为最高将达到150亿吨。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预计中国发布数值目标将对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产生影响。 [1]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中国 | 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度 | CEIC
中国 | 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度 | CEIC
This website stores cookies on your computer. These cookies are us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how you interact with our website and allow us to remember you. We use this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customiz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and for analytics and metrics about our visitors both on this website and other media.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cookies we use, see our Cookies Policy.
If you decline, your information won’t be tracked when you visit this website. A single cookie will be used in your browser to remember your preference not to be tracked.
Accept
Decline
ENG
English
中文
0
国家/地区
指标
产品
博客
关于
CHN
English
中文
0
产品演示
主页 >
国家/地区 >
中国 >
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度
中国 环境: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度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在12-01-2022达15,684.627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15,632.895百万吨有所增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5,134.076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22,达15,684.627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0,为2,142.614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15,684.627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农业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农业在12-01-2022达893.389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903.092百万吨有所下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农业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906.496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1996,达997.120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0,为816.192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农业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893.389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农业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建筑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建筑在12-01-2022达722.064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730.521百万吨有所下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建筑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658.407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16,达830.638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1,为347.072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建筑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722.064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建筑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Fuel Exploitation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Fuel Exploitation在12-01-2022达1,671.099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1,571.598百万吨有所增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Fuel Exploitation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529.519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22,达1,671.099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1,为179.471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Fuel Exploitation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1,671.099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Fuel Exploitation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Processes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Processes在12-01-2022达1,992.495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2,058.326百万吨有所下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Processes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437.896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21,达2,058.326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0,为98.759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Processes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1,992.495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Processes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交通运输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交通运输在12-01-2022达901.278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956.054百万吨有所下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交通运输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142.739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18,达972.512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0,为45.769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交通运输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901.278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交通运输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废物
1970 - 2022 | 年 | 百万吨 |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废物在12-01-2022达528.405百万吨,相较于12-01-2021的520.982百万吨有所增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废物数据按年更新,12-01-1970至12-01-2022期间平均值为255.369百万吨,共53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22,达528.405百万吨,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70,为140.672百万吨。CEI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废物数据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数据来源于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Joint Research Centre,数据归类于全球数据库的中国 – Table CN.DG JRC.EDGAR: Environmen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nual。
数值
频率
范围
528.405
2022
年
1970 - 2022
查看图表中 1970 到2022 期间的China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每年二氧化碳当量吨数:废物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最大值
一年
五年
十年
条形图
折线图
面积图
曲线图
区域样条
柱状图
筛选
所选日期没有可用的数据。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Agriculture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Buildings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Fuel Exploitation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Processes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Transport
Tot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 per Year: Waste
国家/地区
指标
产品
联系我们
博客
关于
©2021 CEIC Data,ISI Emerging Markets旗下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38067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7406号
下载
媒体咨询
Cookies
隐私条款
条款及细则
立即试用
Explore our Data
根据您的数据需求量身定制无限制访问
产品演示
Flexible monthly access to CEIC data
立即试用
6张图带你了解中国的碳排放 | WRI China
6张图带你了解中国的碳排放 | WRI China
跳转到主要内容
Accessibility
WRI China
Main navigation
研究
数据
倡议
观点
Click to see more
Quick Links
快速链接
活动报名
新闻
专家团队
资源库
工作机会
订阅
Click to see more
Main navigation
研究
数据
倡议
观点
Footer menu - secondary
工作领域
部门
气候与能源
可持续城市
食物与自然资源
可持续投资
Mega Menu
主要工作方法
战略计划
目标管理
关于我们
使命与价值观
WRI在中国
专家团队
加入我们
工作机会
活动报名
联系我们
What can we help you find?
后退
Language switcher
English简体中文
Search WRI.org
Not sure where to find something? Search all of the site's content.
What can we help you find?
6张图带你了解中国的碳排放
三月 30, 2021
By
张黛阳 与 Tina Huang
观点
议题
气候与能源
工作区域
中国
Social
X
打印
在3月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空气质量和雾霾的治理都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几乎就在同时,从蒙古国刮来的沙尘暴让中国华北地区经历了1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空气污染。肉眼可见的沙尘暴和雾霾让人们在过去几十年对“空气质量”这一概念的态度迅速转变:从被动了解、关注到主动呼吁、寻求解决办法。
与雾霾不同,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地球升温,其后果在短期内并不能被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但看不到的往往更可怕,它对人类的伤害只增不减。
本期“数”语:二氧化碳排放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Climate Watch数据平台整合了全球过去30年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的76%)排放数据。下图展示了1990年至2018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的国家。我们发现,发达国家的排放速度有所控制,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有着极其显著的增加。
图1 | 世界前十二氧化碳排放国(1990-2018),本图中将欧盟27国作为一个国家统计
中国在2004年左右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201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经济体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愈加凸显。
2021年是气候变化的大年。美国拜登政府预计将在4月22日地球日发布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计划(NDC);11月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已经表示了在COP26前增强目标以实现2050年净零目标。
图2. WRI NDC Tracker, 数据截至2021年3月)
截至2021年3月,已经有75个国家提交了更新的NDC,但这些国家的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量的27.9%——而根据Climate Watch平台数据,仅中美两国的排放量就占了世界排放总量的35.8%。虽然欧盟27国在内的等40多个国家在更新的NDC中增强了减排力度,一些国家,例如巴西和墨西哥提交的目标甚至比5年前更弱。
中国VS美国:谁是拉动头部排放体排放量的“火车头”?
进入21世纪后,中美两国一直位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前两名。那么究竟是哪些省份/州拉动了这两大头部排放体的排放总量呢?
图3. 中美两国省、州一级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名(1997-2017)
我们对比分析了1997-2017年30年间中美两国省级排放数据,列出了排放总量最大的前十名。发现其实在1997年时,中国“上榜”的省份只有河北省,美国得克萨斯州则以几乎两倍于第二名加利福尼亚州的绝对“优势”直冲榜首。进入21世纪,山东、江苏、辽宁等越来越多的中国省份超越加州、得州和宾州,到2018年,前十榜单中已经有9个中国省份,它们集中于中国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排放总量的飞速增长令人担忧,但我们也不能脱离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率有目共睹,人口规模也相应壮大。根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中国目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2019年中国人均排放量与欧盟水平相近、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国内哪些省份和地区产生了更多的排放?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国内。过去2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翻了3倍,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
图4. 中国哪些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1997-2018)
山东VS河北:中国第一排放大省之“争”
高排放省份排名几乎没有变化。具体到排名前十的大排放省份,1997年到2018年,下图中的十个高二氧化碳排放省份在全中国排放总量的占比从53%增长到58%;特别地,在全国所有省中,山东、河北、江苏、广东四个省的排放量占比高达31%;山东省从2003年至今一直居于首位,2018年则占到了全国排放总量的10%。
图5. 中国大排放省份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排行榜(1997-2018)
北京:经济发展成功与排放“脱钩”
值得关注的还有低排放省份。1997年至2018年,全国排放量最低的前三个省份一直是海南、青海和宁夏;从2007-2008年起,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出现了显著下降,到2010年,北京加入了最低排放前十名的行列,并且排放量在不断减少;到2018年,北京的排放量已经大幅降低,在全国最低榜排名第六。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20年前增长了180%,而山东省则增长了580%。
图6.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的十个省份(1997-2018)
WRI一直以来深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如果上述先进省份能够早日达峰,并在地方和具体行业的十四五规划中列出明确的时间线和行动方案,将对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图7. 2018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全国占比
在碳排放领域,中国的行动对世界的碳排放轨迹至关重要。拜登政府将以今年的地球日为契机提交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国将在何时提交、减排力度又会是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尤为关心的话题。在新近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尚未从国家层面给出与2060碳中和雄心相匹配的总量控制指标。如何将30&60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省、各部门,如何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发展出结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减排路径,将成为中国通往2060碳中和道路上必须尽快攻克的难题。
相关工作
气候与能源
6张图带你了解中国人均碳排放
观点
七月 19, 2021
气候与能源
“数”语Ep 07 | 中国省级交通领域碳排放知多少?(上)
观点
五月 8, 2023
可持续城市
“国家自主贡献亚洲交通倡议项目-中国部分”启动:实现交通运输零排放,中国至关重要
新闻
四月 15, 2021
气候与能源
"数"语Ep 07 | 中国省级交通领域碳排放知多少(下)
观点
五月 17, 2023
支持我们世界资源研究所需要您的慷慨支持,助力我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行动。
如何支持
了解更多
邮箱
Footer menu - main
研究
观点
倡议
Footer menu - secondary
工作领域
部门
气候与能源
可持续城市
食物与自然资源
可持续投资
Footer menu - Additional
隐私政策
Cookie偏好
Footer menu - Offices
WRI在全球
总部官网
巴西办公室
印度尼西亚办公室
墨西哥办公室
印度办公室
WRI China
北京市东城区东中街9号
东环广场写字楼A座7层K-M室
邮编:100027
电话:+86 10 6416 5697
Social menu
© 2024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IPCC AR6 综合报告 | 《气候变化2023》十大重点解读 | WRI China
IPCC AR6 综合报告 | 《气候变化2023》十大重点解读 | WRI China
跳转到主要内容
Accessibility
WRI China
Main navigation
研究
数据
倡议
观点
Click to see more
Quick Links
快速链接
活动报名
新闻
专家团队
资源库
工作机会
订阅
Click to see more
Main navigation
研究
数据
倡议
观点
Footer menu - secondary
工作领域
部门
气候与能源
可持续城市
食物与自然资源
可持续投资
Mega Menu
主要工作方法
战略计划
目标管理
关于我们
使命与价值观
WRI在中国
专家团队
加入我们
工作机会
活动报名
联系我们
What can we help you find?
后退
Language switcher
English简体中文
Search WRI.org
Not sure where to find something? Search all of the site's content.
What can we help you find?
IPCC AR6 综合报告 | 《气候变化2023》十大重点解读
四月 3, 2023
观点
Social
X
打印
3月20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 《气候变化2023》(AR6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3)(简称《报告》)[1],以近8000页的篇幅详细阐述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上升造成的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毁灭性后果。
历经八年,《报告》整合了自2018年以来IPCC发布的三份工作组报告以及三份特别报告的结论[2][3],汇集全球近800名最顶级气候科学家的研究成果(234名来自气候变化自然科学、270名来自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278名来自气候变化减缓),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气候变化领域最全面、最出色的科学评估[4][5][6]。
机会窗口正在关闭,然而希望仍存。《报告》列举了当下可以立即采取并极具成本效益的措施,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扩大碳移除规模、提高气候韧性等行动,确保人人拥有更宜居、更可持续的未来。
1.人类活动使全球平均升温1.1°C,地球气候变化空前。
全球气温已上升1.1°C,世界各个区域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系统变化,从海平面上升、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到海冰迅速融化。气温的进一步上升则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变化。例如,全球气温每上升0.5°C,极端高温、强降雨和区域干旱就会愈加频发、程度更加严重。在较少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热浪平均每10年才会出现一次。而在平均气温升高1.5°C、2°C和4°C时,高温热浪出现的频率将可能分别增加4.1倍、5.6倍和9.4倍,其强度也可能分别增加1.9°C、2.6°C和5.1°C。
全球变暖的影响.图源:WRI
全球气温上升也加大了气候系统达到临界点的风险。温度跨过临界点或将引发永久冻土融化或大面积森林枯萎等内部增强效应,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这将进一步导致气候系统发生突然且不可逆转的实质性变化。例如,如果平均气温提高2°C至3°C,南极西部和格陵兰岛几乎所有的冰盖可能以在数千年都不可逆转之势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数米。
2.气候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远超预期,风险将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而迅速升级。
《报告》最令人担忧的结论之一是,不利的气候影响已经比预期的更深远和极端。目前,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严重缺水,同时,气温升高加剧了疟疾、西尼罗河病毒和莱姆病等病媒传播疾病的蔓延。气候变化也阻碍了中低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力增长。自1961年以来,非洲的作物生产力增长率下降了三分之一。自2008年以来,极端洪水和风暴每年已迫使2000多万人背井离乡。
图源:WRI
气温每升高零点几摄氏度,这些危机都会加剧。即使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C以内,也不能保证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例如,在当前温升趋势下,居住在全球干旱地区的9.5亿人口将面临用水压力、中暑和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而全球受洪水影响的人口比例将上升24%。
同样,即使温升暂只是时性超过1.5°C,也会导致严重、不可逆影响,包括当地物种灭绝、盐沼完全淹没,甚至人类会因不断增强的极端高温丧生等。因此,控制温升超过1.5°C的幅度与持续时间,并尽可能将其控制在1.5°C或更低的水平,对确保安全宜居的未来至关重要。
3.气候适应措施可以有效增强气候韧性,但推行解决方案亟需更多资金支持。
目前,至少已有170个国家将适应措施纳入气候政策(2022年6月,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正式印发),但许多国家的计划尚未落实。现有建立气候韧性的措施多为小范围、被动和渐进的,且多侧重于缓解当前影响或短期风险。由于资金限制,目前的适应水平与理想状态间仍有很大差距。《报告》指出,到2030年,仅发展中国家每年就需要1270亿美元来适应气候变化,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950亿美元。但2017年至2018年,用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只有230亿到460亿美元,仅占所追踪气候资金的4%到8%。
但令人欣慰的是,《报告》发现,在充分的支持下,现存经过验证气候适应方案可以增强各地区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并在许多情况下带来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惠益。例如,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方案能帮助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给居民生计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居民健康、增加粮食安全、带来经济效益以及增强碳汇。
如今,许多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措施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施,包括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以及将树木纳入农田和增加作物多样性等可持续的农业实践。与土著居民和当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对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至关重要。此外,该战略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未来全球气温上升将如何影响生态系统。
图源: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 2019.
4.有些气候影响已严重到无法适应,带来损失和损害亟需重视。
全球范围内,那些高脆弱度的群体和生态系统,往往受到气候变化所致影响更为严重。他们不乏有效的适应措施,但由于受到一些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因素制约,如技术或资金支持匮乏,这些措施无法落地实施,为其提供帮助。
有些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已经面临或正在迅速接近他们可以适应的温度极限(全球气温升高1.1°C),现有措施无法完全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和损害。例如,曾经支持热带地区居民生计和粮食安全的珊瑚礁系统大片死亡;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一些低洼地区居民的住所,他们只能背井离乡,迁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在印度尼西亚海岸附近的浅水区,珊瑚已经死亡,成为一片废墟。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意味着沿海社区珊瑚礁系统的死亡率增加。
照片来源:Velvetfish/iStock
损失与损害问题正在随着气候变暖加剧而显得愈发严峻和紧迫。例如,如果全球气温上升超过1.5°C,依赖冰雪融水的地区将可能面临无法适应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若气温升高2°C,重要种植区同时出现玉米减产的风险将急剧上升;若气温升高超过3°C,夏季高温将威胁南欧部分地区居民的生命。
我们亟需紧急行动以避免、尽量减少和解决损失和损害。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意为损失和损害设立专门基金,实现了气候谈判桌上的一个历史性突破[7]。而各国必须尽快敲定资金安排以及监管方式,以确定资金的充足性、可及性、未来增加性以及可预测性,保证其流向正在遭受损失和损害的国家[8]。
5.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在2025年前达峰,确保1.5°C温控目标实现。
《报告》中的各种研究情景显示,在2021至2040年间,全球温升达到或超过1.5°C的可能性超过50%。特别是在高排放路径下,全球气温可能会更快(在2018年至2037年间)达到这一临界点;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3.3°C至5.7°C,而上一次全球气温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5°C是在300多万年前。
若要将全球温升限制在1.5°C内,且不超过或仅小幅超出这一范围,温室气体排放量最迟需在2025年之前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到2030年,相较2019年的水平下降43%,到2035年下降60%。
实现温控1.5°C目标必需要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注:将气温升高限制在1.5℃内,且不超过或小幅超出这一范围。图源:IPCCAR6
乌云虽密,但阳光依然可见。例如,温室气体排放的年均增长率从2000年至2009年的2.1%降至2010年至2019年的1.3%。全球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仍不足。过去十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稳步攀升,2019年达到5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GtCO2e),比2010年高出约12%,比1990年高出54%。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研究发现,即使各国实现了各自的气候承诺(国家自主贡献,NDCs),到2030年,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较2019年仅减少7%,而实现1.5℃温升目标则需要将削减比例扩大至43%[10]。尽管自IPCC规定截止日期以来,不少国家已更新了NDC目标,但最新研究将这些国家自主贡献纳入考量后发现,这些承诺总体上仍无法缩小这一排放差距[11][12]。
6.全球必须加速摆脱化石燃料。
在1.5℃温升目标(不超过或仅小幅超过该目标)路径下,全球应在本世纪中叶前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意味着在该时间点前,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不能超过5100亿吨。然而,单是现有和规划中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即将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已达8500亿吨,超出限制3400亿吨。
现有和规划中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无法满足实现1.5℃温控目标要求。注:分析基于将气温升高控制在1.5℃内,且不超过或小幅超出这一范围。资料来源: IPCCAR6
当化石燃料密集型系统持续运行,并且推迟甚至阻止自身低碳转型时,碳锁定效应就会出现,严重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进度[2]。不过,现在已有相关措施可以应对,包括淘汰现有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取消新建化石燃料项目、用碳捕获和存储(CCS)技术改造化石燃料发电厂、扩大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规模等。
例如,要将温升限制在1.5℃(且不超过或仅小幅超出这一范围),到2050年,假设CCS等减排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全球煤炭使用量应减少95%,石油应减少60%,天然气应减少45%。如果各类减排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那么化石燃料则需要下降更大幅度。到2050年,全球将逐步淘汰无CCS技术支持的煤炭使用。
尽管欧洲和美国已经开始关停燃煤发电厂,一些多边开发银行仍在继续投资新的煤炭产能。如果不改弦易辙,数万亿美元的资产将面临搁浅风险。
7.加速系统转型,迈向更具气候韧性的净零未来
为应对气候危机,各个系统都必须大幅削减碳排放。发电、建筑、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占全球排放量的近80%,其余碳排放来自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相关领域。
以交通运输系统为例,大幅度减少碳排放意味着城市规划要最大限度减少人们的通勤出行需求,并建立共享、公共和慢行交通方式,如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和自行车出行[3]。为实现低碳转型,系统还需要增加电动客车、商用车辆和公共汽车的供应,大规模安装快速充电基础设施,投资航运和航空使用的零碳燃料等。
比如补贴零碳技术和对化石燃料汽车等高排放技术征税等一系列政策,可以减少低碳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加速转型。好的基础设施设计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型,还会带来其它更广泛的益处。以为人行道或自行车道重新分配街道空间为例,在裨益出行者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上的乘用车数量,减少当地空气污染和交通相关的事故以及人员伤亡。
《报告》还强调了变革性的适应措施对于建立繁荣未来的重要性。适应措施需要确保每一个亟需减排的部门都经历系统性变革,并作用于每个受气候风险影响严重的地区。好消息是,转型减缓和适应措施之间往往有潜力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例如,在全球粮食系统中,向气候智慧型农业(如农林复合经营)转型可以在提高气候适应能力的同时减缓气候变化影响[4]。
系统变革实验室(System Change Lab)
由WRI和贝索斯地球基金会共同发起。基于数据,SCL致力于分析与识别实现转变的必要条件与推动因素,帮助来自公共和私人领域和慈善界的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了解各个系统的运作模式、判断哪些挑战亟需解决、探索哪些行动可以加速系统变革,推动各方的行动进程(包括政策制定、投资等),推动实现达成全球1.5℃温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公正公平的经济所需的深远变革[5]。
8.碳移除对实现1.5℃目标至关重要。
全系统深度脱碳、建立气候韧性并不足以实现全球气候目标[6]。《报告》发现,所有将升温限制在1.5℃以内的路径都依赖于一定程度的碳移除,既包括基于自然解决的方案(NbS),如在树木和土壤中封存和储存碳等,也包括直接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新兴技术。
注:此图包括各国长期净零排放目标中提到的碳移除方法以及其他主要拟议方法。这里显示的自然与技术分类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确切的,并且会根据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特别是海洋中的碳移除方法。图源:IPCC AR6
碳移除量取决于其他系统中温室气体减排速度,以及超出目标温度的幅度。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每年需要移除50至160亿吨二氧化碳。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碳移除方法都各有利弊。例如,重新造林是一种相对容易实现、成本较低的策略,如果实施得当,可以为社区带来许多益处。然而,这些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也容易受到野火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而野火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极可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而相应上升。同时,尽管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技术可能会提供一个更持久的解决方案,但这种方法也有可能影响到农田,并因此威胁到粮食安全。因此,在现有基础上,研究、开发和部署新兴碳移除技术需要仔细了解每种解决方案的独特效益、成本和风险。
9.十年内大幅增加气候减缓和适应资金。
《报告》发现,目前化石燃料领域的公共和私人资金流远远超过了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尽管自IPCC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每年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气候资金额度增长已超60%,但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要更多资金支持。例如,到2030年,实现气候减缓目标的资金就需要增加3至6倍。
这一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中尤为明显,特别是那些已经陷入债务、信用评级低和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负担较重的国家。例如,为了将气候变暖控制在2℃以内,东南亚和太平洋发展中国家近期在气候减缓方面的投资需要在2030年前增加至少6倍,非洲增加5倍,中东增加14倍。在所有行业中,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方面的资金缺口最大,这些行业的近期资金量距离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资金相差10至31倍。
气候适应资金与气候损失和损害资金也需要大幅增加。例如,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前每年需要1270亿美元,到2050年前每年需要2950亿美元。虽然《报告》没有评估各国避免、尽量减少和处理损失和损害方面的资金需求,但最近的分析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内,气候损失与损害的资金需求巨大[7]。目前用于这两方面的资金远低于实现气候目标所需,适应资金总额预计最高每年不到500亿美元。
在肯尼亚瓦塔穆种植的红树幼株。恢复生物栖息地等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措施是能帮助社群适应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低成本方式。图源:MariusLtu/iStock
10.重视公正转型,避免气候行动加剧不平等。
数据显示,收入排在前10%的家庭(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排放了全球45%以上的温室气体,收入水平位于后50%的家庭带来的排放占比仅为15%。然而,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并将继续对较贫穷、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社区造成最严重的打击。
如今,有33-36亿人生活在气候脆弱性较高的国家。这些地区集中在北极、中美洲和南美洲、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于其中的大多数而言,冲突、现有的社会不平等和发展挑战(例如贫困和获得清洁水等基本服务的机会有限)不仅使得他们更易遭受气候灾害的冲击,也限制了他们有效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例如,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因风暴、洪水和干旱造成的死亡率比脆弱程度低的国家高出15倍。
与此同时,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也可能引起破坏性变化,加剧不平等。例如,关停燃煤发电厂可能会使工人流离失所、损害当地经济,并重构社群结构,而无规划地制止森林砍伐可能会加剧贫困和粮食不安全。同时,某些气候政策也无法促进平等,如提高汽油等排放密集型商品成本的碳税[8],因为从中获得的收入无法回流至有利于低收入社区的项目中。
《报告》列举了一系列促进公正转型的措施,并确保在世界迈向净零排放、具备气候韧性的未来时,无人掉队。例如,将适应措施纳入社会保障计划(如现金援助、公共工程计划和构建社会安全网),可以降低社区在一系列气候影响面前的脆弱性,同时有助于实现公正和公平。如果这些举措与扩大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可及性的措施相结合,其效益将发挥至最大。
同样,政策制定者在设计气候减缓战略时可以更好地均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和收益。例如,政府可以在逐步淘汰燃煤发电的同时,补贴再就业培训计划,培训工人的工作技能,帮助他们找到高质量的新工作。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将专门扩大公共交通的政策措施与改善附近经济适用住房的措施结合起来。
在制定气候减缓和适应措施时,包容、透明和可参与的决策过程将在公正转型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这既可以培养公众的信任程度,深化公众对气候转型行动的支持,还能并避免意外结果发生。
展望未来
扭转当下全球气候变化局面,需要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需要各国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的全力合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坚定信念和切实行动。乌云虽密,但太阳未曾远离。曙光仍在,努力就不应停止。
相关工作
气候与能源
“赛点”已至:WRI深析报告五大发现
观点
八月 9, 2021
气候与能源
IPCC-WGⅢ最新报告 | 6大重点解读:减缓气候变化路在何方
观点
四月 12, 2022
气候与能源
气候适应 | 高温下的城市未来:我们“所知”与“所不知”的
观点
十二月 25, 2023
气候与能源
气候行动 | 2022年八大领域气候行动概况
观点
十二月 22, 2022
支持我们世界资源研究所需要您的慷慨支持,助力我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行动。
如何支持
了解更多
邮箱
Footer menu - main
研究
观点
倡议
Footer menu - secondary
工作领域
部门
气候与能源
可持续城市
食物与自然资源
可持续投资
Footer menu - Additional
隐私政策
Cookie偏好
Footer menu - Offices
WRI在全球
总部官网
巴西办公室
印度尼西亚办公室
墨西哥办公室
印度办公室
WRI China
北京市东城区东中街9号
东环广场写字楼A座7层K-M室
邮编:100027
电话:+86 10 6416 5697
Social menu
© 2024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全球实时碳数据 Carbon Monitor
全球实时碳数据 Carbon Monitor
You must enable the browser's javascript function
logo-carbon-project-monitor-big
全球实时碳数据
关于 About
方法介绍 Methodology
团队 Contributors
新闻 News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数据下载 Downloads
International Version
主页 Home
关于 About
方法介绍 Methodology
团队 Contributors
新闻 News
数据中心 Data
Center
数据下载 Downloads
LATEST NEWS
Carbon Monitor: data release and updates
10/28/2023
Carbon Monitor official data release with countries and sectors CO2 emissions changes up to September 30 2023.
Read
arrow-right
全球高空间分辨率近实时碳地图
Global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near real time carbon map
点击展开动态图
指定时间区间
全球碳排量
年份统计对比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comparisons for years
icon-world-18
全部All
icon-power-18
电力Power
icon-transport-18
地面运输GroundTransport
icon-industry-18
工业Industry
icon-residential-18
居民消费Residential
icon-aviation-18
国内航空DomesticAviation
icon-aviation_inter-18
国际航空InternationalAviation
按月份 (by month)
按精确日期 (by date)
查看 (View)
查看 (View)
2023
-
Gt CO2
2022
-
Gt CO2
2021
-
Gt CO2
2020
-
Gt CO2
2019
-
Gt CO2
(点击图表下方年份,可进行单个图表年份筛选)
各国家 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
TOTAL CO2 EMISSIONS PER YEAR PER COUNTRIES
各部门 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
TOTAL CO2 EMISSIONS PER YEAR PER SECTOR
Copyright © 2022 全球实时碳数据 Carbon Monitor.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
数据问题、科研合作等学术类咨询请联系:zhuliu@tsinghua.edu.cncontact.carbonmonitor@gmail.com
登录故障、下载失败等网站技术事项请联系:support@zzkj.net.cn微信
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部署——就《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_政策解读_中国政府网
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部署——就《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_政策解读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简
|
繁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首页 > 政策 > 解读
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部署——就《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2021-10-27 09:11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部署——就《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 安蓓、谢希瑶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哪些?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6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
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方案,经党中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印发实施。
问:方案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比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已实现碳达峰,英、法、德以及欧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实现碳达峰,美、日分别于2007年、2013年实现碳达峰,且都是随着发展阶段演进和高碳产业转移实现“自然达峰”。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人均碳排放不及美国一半,人均历史累计排放量更是仅有美国的八分之一。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发展,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全符合《巴黎协定》目标要求,体现了最大的雄心力度。中国的碳达峰行动,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并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问:方案提出哪些重点任务?
答: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二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三是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四是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
五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七是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八是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九是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
十是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问:方案提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碳达峰国际合作?政策保障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国际合作方面,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政策保障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经济政策,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等。
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问:方案在“1+N”政策体系中的定位是什么?
答: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是管总管长远的顶层设计。意见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是“1+N”中的“1”。
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根据方案部署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也将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除此之外,“N”还包括科技支撑、碳汇能力、统计核算、督察考核等支撑措施和财政、金融、价格等保障政策。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问:如何做好方案的贯彻落实?
答: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科学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考核。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2030年前碳达峰的总体部署——就《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哪些?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6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首页
|
简
|
繁
|
EN
|
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
|
邮箱
|
无障碍
EN
https://www.gov.cn/
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
2022-11-09 08:38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大
超大
|
打印
|
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强化自主贡献目标,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部署。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构建“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回收分拣、清洗、切片、拉丝、织造……经过12道专业回收再生工序,废弃塑料瓶获得“新生”,8个塑料瓶可以做成1件衣服,14个塑料瓶可以做成1个手提袋。北京抱朴再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颂说:“从2019年到去年底,我们安全回收1700多万个废弃塑料瓶并实现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35吨。”
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中国采取扎实有力行动降碳减污。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构建“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此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等重点行业实施方案,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统计核算等支撑保障方案,以及31个省区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陆续制定施行。
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显著成效,产业低碳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高,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一个100兆瓦超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及储能配套设施,将于今年底投运。“这一项目每年可向算力基础设施提供1.5亿千瓦时绿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山西秦云基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居静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水电、风电、光伏等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十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
全国碳市场建设大力推进。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0月2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累计成交额达85.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当地政府和远景科技集团正携手打造零碳产业园。“园区内80%的电量由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即通过电力交易中心购买绿电,最终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远景科技集团零碳战略高级总监张元说。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双赢,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新时代十年,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持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去年达到352万辆,位居全球第一。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当于少用了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了约29.4亿吨二氧化碳。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碳汇能力持续提高。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4.02%,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湿地保护率达到52.65%。
新时代十年,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和顺利实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安排超过12亿元,培训超过2000名发展中国家相关人员。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这十年”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活动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十年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已经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和成效为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贡献。
“党的二十大为我国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了方向。”李高说,要坚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加快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记者 刘毅 刘温馨)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马文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 “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气候大会中国角举行"绿色生活,共建共享"主题边会
生态环境部: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
链接: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务院部门网站
|
地方政府网站
|
驻港澳机构网站
|
驻外机构
中国政府网
|
关于本网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国务院客户端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中国政府网微博、微信
电脑版
客户端
小程序
微博
微信
邮箱
退出
注册
登录
网站纠错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网站标识码bm01000001
京ICP备050702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1号
新时代十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强化自主贡献目标,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际能源署:得益于清洁能源增长,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预期 | | 1联合国新闻
国际能源署:得益于清洁能源增长,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预期 | | 1联合国新闻
跳至主要内容/导航
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
Language
العربية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Português
Kiswahili
其它
Hindi हिंदी
Urdu اردو
Global
联合国新闻
全球视野, 常人故事
zh
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素
语言
العربية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Português
Kiswahili
其它
Hindi हिंदी
Urdu اردو
Global
联合国新闻
全球视野, 常人故事
菜单
主页
亚洲及太平洋
非洲
美洲
中东
欧洲
全球议题
和平与安全
经济发展
人道主义援助
气候变化与环境
人权
联合国事务
妇女
法律与预防犯罪
健康及卫生
文化与教育
可持续发展目标
移民与难民
深度报道
人物专访
图片故事
专题报道
秘书长
秘书长发言人
所有发言
精选发言稿
媒体座谈会
公务旅行
新闻媒体
联合国图片
网络电视
会议报道
媒体办证和联络
音像图书馆
语言
العربية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Português
Kiswahili
其它
Hindi हिंदी
Urdu اردو
Global
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素
Audio and Subscription
音频站
订阅
国际能源署:得益于清洁能源增长,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预期
© Unsplash/Fabian Wiktor
风电场产生的电力减少了对煤炭能源的依赖。
打印
电子邮件
国际能源署:得益于清洁能源增长,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预期
2023年3月2日
气候变化与环境国际能源署今天新发布的分析显示,2022年,在全球能源危机中,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热泵的使用增长,再加上能源效率的提高,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不到1%,低于预期水平。
这份题为《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的分析报告显示,尽管去年的排放量增长远低于2021年超过6%的异常增长,但排放量仍然呈现增长趋势,对可持续发展不利,需要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加速清洁能源转型,使世界走上实现其能源和气候目标的道路。
分析报告助力COP28
该报告是新系列“全球能源转型评估”报告中的第一期,本系列汇集国际能源署的最新分析,免费提供给公众,以支持今年11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之前的首次全球评估。
报告中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数字基于国际能源署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燃料的详细分析,并借鉴了最新的官方国家数据和公开的能源、经济和天气数据。报告还涵盖了所有能源燃烧和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包括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信息,呈现了2022年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完整情况。
清洁能源帮助逆转排放趋势
报告表明,2022年全球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0.9%,即3.21亿吨,创下超368亿吨的新高。
排放量的增长明显低于3.2%的全球经济增长,表明长达十年的趋势正在回归。在2021年新冠疫情危机后出现快速且高排放型经济反弹时,这一趋势中断。尽管出现了干旱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以及异常大量的核电站停运导致排放量上升,通过增加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避免了5.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比罗尔(Fatih Birol)指出,能源危机并未像最初担心的那样导致全球排放量大幅增加,这要归功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热泵和节能技术的显著增长。如果没有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将达到现在的近三倍。
他警告道:“不过,化石燃料的排放量仍在增加,阻碍了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工作。国际和国家化石燃料公司的营业收入创下新高,需要根据其公开承诺的气候目标,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重要的是,他们需要重新审视战略,确保这些战略与有意义的减排保持一致。”
煤炭和石油排放量出现增长
全球能源危机继续刺激了亚洲从天然气转向使用煤炭,在欧洲也出现小幅增长,因此,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1.6%。虽然煤炭排放量的增幅仅为2021年增幅的四分之一左右,但仍远远超过了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天然气供应继续收紧,加之欧洲企业和民众减少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6%。不过,煤炭排放量的增长超过这一数字。
然而,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甚至超过煤炭,增长了2.5%,但仍低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航空旅行继续从疫情最低点反弹,石油排放量同比增长的约一半来自航空业。
各国排放情况
在中国,由于严格的防疫措施和建筑活动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工业和交通排放减少,排放量在2022年大致持平。
欧盟的排放量下降了2.5%,主要归功于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导致煤炭的使用量并不像一些观察人士预期的那么高。欧洲初冬气候较温和,以及为应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采取的节能措施也有一定帮助。
与此同时,在美国,由于建筑物增加了能源消耗以应对极端温度,美国的排放量增长了0.8%。
除中国外,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排放量增长了4.2%,反映出其经济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直接通过您的邮箱接收每日更新 点击此处订阅相关主题
下载适用于您的iOS或Android设备的联合国新闻应用程序
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国际能源署
相关新闻
古特雷斯:国际能源署在可再生能源革命中起到关键的核心作用
30个国际组织启动行动计划 为5亿人提供电力 为10亿人提供清洁烹饪手段
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已达1270万
往日新闻
30个国际组织启动行动计划 为5亿人提供电力 为10亿人提供清洁烹饪手段 2022年5月4日
气候变化与环境包括“联合国能源机制”在内的大约30个主要组织今天启动一项行动计划,旨在到2025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翻一番,为5亿人提供电力,为10亿人提供清洁烹饪。
联合国:全球急需推动确保人人享有 "清洁、可负担和可持续的电力"2021年6月7日
气候变化与环境联合国今天发布的一份关于普及能源的新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全世界有比以往更多的人获得了电力供应。然而,在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仍未获得电力供应的人数有所增加。
媒体资讯
Button collapse
广播业者须知
联合国系统新闻链接
媒体通知
联合国期刊
会议记录
视听图书馆
联合国秘书长
Button collapse
公务旅行
媒体招待会
所有发言
联合国秘书长推特
发言人办公室
Button collapse
最新声明
简报要闻
简报记录
给记者的说明
联系我们
Button collapse
联合国新闻应用程序
微博
RSS
新闻导航
联系信息
Footer menu
网址索引
版权
常见问题解答
欺诈警告
隐私通知
使用条款
Social Media Links
Footer buttons
捐款
打印
电子邮件
《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全球气候行动进展报告
《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全球气候行动进展报告
Artboard 1
English
العربية
简体中文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Português
Kiswahili
下载报告
EN
AR
CN
FR
RU
ES
PT
SW
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 全球气候行动进展报告
我们正处在悬崖边缘,很可能错失实现1.5°C温控目标的机会。
如果我们仅仅兑现《巴黎协定》当前的气候承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C。 T如今气温已经升高了1.1°C,全球已经出现了首批气候变化受害者,许多家庭和社区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破坏。 我们有能力,也必须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内。
我们需要弥合“承诺实现的减排水平”与“为防止气候变化达到危险水平而必须达到的减排水平”之间的差距。 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政府等不起,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也等不起。我们的经济必须实现脱碳转型。
今天发布的年度报告表明,我们的减排努力是失败的。这份报告在过去10年中追踪每一年的减排进展,审查温室气体预期排放量与应该达成的排放量之间的差距。
这一差距没有缩小的迹象。实现以下4个数字,我们就能基本维持整个世界的气候平衡:
今天,我们仍然有机会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C以内。
虽然1.5°C的升温幅度仍会产生气候影响,但科学家认为,与更高幅度的全球变暖水平相比,这一水平产生的破坏力较小。 而在1.5°C的范围之外,每额外升温一点,都会导致愈发严峻且昂贵的后果。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要想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既定的1.5°C范围内,全球必须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迅速降至2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根据当前《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全球截至2030年的碳排放量预计为5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几乎是目标水平的2倍。
这个数字是我们提出的全球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如果在承诺、政策和行动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在2020-2030年间每年减少7.6%的碳排放量,我们就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内。
1.5°C的目标即将变得遥不可及:
我们需要完成的碳减排量陡增,有可能很快就失去实现1.5°C目标的机会。
10
20
30
40
50
60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Emissions per current commitments *
2030 Goal:25 Gt CO2e
* Median estimate of global emissions if we proceed without updated commitments (NDC scenario)
10年前,如果各国针对这一科学警钟有所行动,各国政府每年尚需减少3.3%的排放量。
如今,我们每年需要实现的减排量已经上升至7.6%。
即使是最雄心勃勃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其承诺的年度减排量也远低于7.6%。
世界需要将整体的减排承诺增加5倍。 这一目标虽然看起来很高远,但仍有可能实现。
每拖延一天,我们需要承担的减排量就变得愈发艰巨且难以实现。 如果拖到2025年才行动,每年要实现的碳减排量会增长至15.5%,届时1.5°C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我们无法承担行动延迟产生的后果。 延误行动只会让我们的海上防御、食品安全、 基础设施适应性成本越来越高。 在我们等待的同时,碳排放量仍持续大量地被释放到大气中,减排成本和难度只会变得更具挑战性。
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
报告计算了这些承诺将在多大程度上防止全球气温上升到危险的临界值,并且指出人们需要再付出多少努力,才能确保我们行至在安全的轨道上。
那么,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会发生什么? 这一切都取决于各国的减排力度。科学家已经模拟了一些情景,充分考虑了各国在《巴黎协定》中做出的气候承诺——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自主贡献”。
如果各国都兑现了各自的气候承诺,我们将面对怎样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境况? 如果有国家没能履约,又会发生什么?
20
30
40
50
60
70
2015
2020
2025
2030
2°Crange
1.5°Crange
1.8°Crange
基线情景自2005年以来,在不采取任何气候政策的情况下,评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境况。
当前政策情景考虑了所有现行政策,但假设不采取其他措施。
全面实施无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情景假设各国无附加条件地兑现了所有气候承诺。
在有条件“国家自主贡献”情景下,假设各国实现了所有气候承诺,包括有条件的气候承诺。
如果我们想在2100年前防止2°C升温,就必须确保截至2030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不超过4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截至本世纪末,若想将升温限制在1.8°C内 ,就必须进一步减少排放量,即截至2030年,排放总量不超过3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为防止温度升高1.5°C ,截至2100年,总排放量必须保持在2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下。
政府做得足够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前各国做的远远不够。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根据所需的转型设定并落实雄心勃勃的目标,但规模和步伐亟待加强。
各国亟需在2020年底大幅提升各自的减排目标及努力——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但自2020年起,全球需每年减少7.6%的排放量。从现在起就要采取行动。
预计大多数国家将在2020年加强其气候承诺。迄今为止,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15%的71个国家和11个地区设立了长远目标,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但各自实施的范围、时机以及法律约束力有所不同。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剩余85%的国家也需做出类似的承诺。
二十国集团(由19个国家+欧盟组成)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8%。它们拥有最大机会推动世界拥抱一个繁荣、可再生的未来。
HOLY SEE
RU
CN
IN
ID
AU
SA
TR
EU28
DE
FR
GB
IT
BR
AR
MX
US
CA
KP
JP
ZA
2个G20成员国(英国、法国)已通过立法
3个G20成员国(德国、意大利和欧盟28国)正在加速推进立法
15个G20成员国没有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相关承诺[格雷格:请以对比色突出显示所有剩余的国家泡沫]
在这里,圆圈的大小是根据每个国家排放量的多少划定的。 在过去十年中,排名前四位的排放国(中国、美国、欧盟28国和印度)贡献了全球总排放量的55%以上,其中不包括毁林等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排放。
中国:
在现行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相关规模在全球名列前茅。 中国对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补贴力度也排在世界前位。中国的转型为减排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目前中国碳排放量的增长已经放缓,2018年增长幅度为1.6%,达到了13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以上。
美国:
美国的六大州和领地通过了立法,设定了到2045年或2050年实现100%清洁能源的全州目标。美国100多个城市做出了100%清洁能源的承诺。 四大主要汽车制造商与加利福尼亚州签署了一项协议,针对汽车的汽油行驶里程数和排放量加强了标准。 美国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目前已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但是,2018年的排放量增加了2.5%,因此亟需调整承诺。
欧盟
在现行政策下,截至2030年,欧盟有望实现其无条件自主减排目标(NDC)下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将其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40%。 欧盟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从27%修订为32%,将能源效率目标从27%修订为32.5%。 在过去10年中,欧盟在其8.5%的全球排放量基础上每年下降1%。 2018年下降了1.3%。
印度:
印度仍在考虑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时间表和目标。 他们提出的一些目标将帮助印度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前沿位置。印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这一数据在2018年增长了5.5%。其人均排放量处于二十国集团中最低之一
The Russian Federation (4.8%) and Japan (2.7%) are the next largest emitters.
If land-use change emissions were included, the rankings would change, with Brazil likely to be the largest emitter.
如果审查每个国家、每个个体2030年的预计排放量,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也拥有巨大的减排潜力。
为什么实现1.5℃目标意义重大?
虽然升温1.5°C仍会产生严重的气候影响,但科学家认为,与更高温的全球变暖水平相比,1.5℃升温水平下产生的破坏力要小得多。在1.5℃的基础上,温度每升高一点,就会带来更严重的影响,威胁生命、生计和经济。
为什么实现1.5℃目标意义重大?
虽然升温1.5°C仍会产生严重的气候影响,但科学家认为,与更高温的全球变暖水平相比,1.5℃升温水平下产生的破坏力要小得多。在1.5℃的基础上,温度每升高一点,就会带来更严重的影响,威胁生命、生计和经济。
升温1.5°C,超过70%的珊瑚礁将死亡,但若升温2°C,超过99%的珊瑚礁将消失。
对农作物和植物授粉至关重要的昆虫,在升温1.5°C的背景下会失去一半的栖息地,但若放在2°C的背景下,损失的栖息地面积几乎翻一番。
夏季北冰洋完全没有海冰的可能性在1.5°C升温背景下可能每世纪发生一次,而若升温2°C,这种可能性将跃升到每十年发生一次。
升温1.5℃,超过600万目前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或将受到海平面升高的影响,而如果升温2℃,到本世纪末,还会有额外100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
2°C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将比1.5°C的海平面增幅高10厘米。
升温超过1.5°C,干旱、风暴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
《 2019年排放差距报告》表明,我们很可能错失实现1.5°C温控目标的机会,如果是这样,人类将被迫承受未来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各国要想再等上一年,在提交新的《巴黎协定》减排承诺后再行动就晚了。 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进行减排。 城市、地区、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
不作为的后果我们承受不起。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国家,为了我们的未来,行动起来。
您知道您所在国家/地区的减排承诺吗? 您知道哪些行动是贵国能够把握的最大机会吗?
阅读报告,了解现状,即刻行动。
下载报告